有痛点即有机会。
正是看到了建筑领域的核心痛点,当时在同济大学读博的孟浩萌生了创业的想法,而后负责浙江大学建筑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并于2016年年底发起设立了上海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如何减少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施工质量偏差,提升施工作业安全高效性,把工人从繁重、危险的施工环境中解放出来,一直是大界机器人努力的方向。
经过两年潜心打磨,大界机器人形成了为施工建造企业、建材加工厂以及装配式工厂服务的智能建造解决方案。在软件端,大界深耕建筑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智能算法与人机交互的核心技术,推出了中国第一款模块化的建筑机器人算法平台,对接建筑信息模型,一键生成工业机器人运动仿真,满足建筑行业大规模定制与柔性生产的需求。该软件算法平台也获得了多项专利认证。
孟浩告诉唐朝机器人,现有的建筑产业从业者,大多不懂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而做建筑机器人技术开发的,又大多没有建筑行业的经历。大界机器人在建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复合学科背景,使其得以基于建筑师建模的习惯,在常用的三维软件上开发一系列模块化、易操作的插件以及相关的人机交互系统。
大界机器人开发的建筑机器人算法平台拥有友好的人机交互设计,可帮助没有工业机器人专业知识背景的建筑从业人员在熟悉的建筑软件里操控机器人高效完成设计和生产。
在硬件端,孟浩告诉唐朝机器人,大界机器人不生产机器人本体,而是整合已经成熟的机器人移动底盘和ABB\KUKA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机械臂,配合其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以及核心软件算法平台,完成不同场景的智能建造。
综合来看,大界机器人主打的产品-复合场景施工机器人和机器人加工产线,可实现:
模块化设计,通过更换机械臂末端的智能建造工具,能轻松实现机器人建筑工种以及场景的切换;
图形化交互系统,通过数字化施工方法使阅读图纸变得更为简单,避免误操作,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搭载移动轮式系统和升降平台,实现复杂建筑场景的自适应行走和精准定位;
将工程图纸、建筑BIM 模型与物理施工现场进行空间耦合,并通过激光定位系统对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和导航;
基于通用设计软件和建筑产品信息模型的智能化工业机器人仿真平台,轻松实现定制化建筑产品的智能生产;
丰富的建造工艺算法库,实现多种建筑材料(钢材、木材、玻璃、塑料等)的生产、加工及组装;
基于视觉传感的机器人路径实时动态修正技术,提高制造的智能性和准确性。
工厂快速部署,缩短现场调试周期;零编程,低学习成本。
中建科技主导,大界参与研发的智能建造机器人
中建科技集团,搭载了末端执行器的建筑施工机器人正在产线上进行装配施工。
中国某著名木结构建筑生产工厂,大界的木结构机器人正在进行木材切割操作
大界提供的机器人解决方案易部署、可定制、且高效提升施工质量,为公司带来了不少订单。目前,中国建筑、中国交通建设、中国建材等大型央企均是大界机器人的客户。
大界机器人的技术和市场方向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日前,该公司已获得某知名投资管理公司的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投资。这也是大界机器人一年内获得的第二笔投资。
短短两年内形成建筑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和客户的不断积累,与大界机器人的团队背景密不可分。
孟浩本人师从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执行建筑师Mark Burry教授和Kokkugia创始人Roland Snooks教授,回国后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协助袁烽教授成立了国内前沿的数字化设计与建造平台FabUnion,对于建筑数字化和建筑美学,孟浩有着深入的理解。团队的其他核心成员也均是来自机器人、建筑学、计算机和机电自动化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孟浩说,拥有建筑学和机器人领域的跨学科硕博士研发团队是大界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唐朝机器人还从孟浩处获悉,为进一步推进建筑领域的智能化,大界机器人日前与新加坡建筑机器人研发商Transforma Robotics(此前唐朝机器人有报道)共同发起成立CiBER(Consortium in Built Environment Robotics) 建筑机器人产业联盟,持续吸纳来自全球的建筑材料商、机器人制造商、硬件开发商等。通过集合各联盟方的技术、市场与资金优势,大界机器人和Transforma Robotics将加速推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建筑机器人产品,引领并应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时代的建筑业变革。
大界机器人与Transforma Robotics核心团队合影。左起第五位:孟浩,左起第六位:Transforma Robotics创始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陈义明。大界正式邀请陈义明教授担任机器人技术首席顾问,Transforma Robotics正式邀请孟浩担任建筑场景首席顾问。
(文中图片均由大界机器人授权发布)